29 岁的林晓雨是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的一名全职宝妈,女儿刚满 8 个月。在没生孩子前,她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主管,手底下管着 5 个人的小团队,曾牵头做过多个爆款活动,业绩在部门连续两年排第一。
怀孕后,为了更好地养胎,她主动辞掉工作,本以为产后能顺利回归职场,却被漏尿的问题缠上,原本开朗自信的性格,渐渐变得敏感自卑。
林晓雨的丈夫在一家建筑公司做项目管理,常年在外地出差,每月只能回家一次。家里的琐事全靠她和 65 岁的婆婆打理,婆婆有腰椎间盘突出,抱孩子时间长了就会腰疼,大部分照顾孩子的活儿都压在林晓雨身上。
每天早上 6 点,她就得起床给孩子喂奶、换尿布,接着做早餐、收拾家务,中午趁孩子睡觉赶紧洗一堆衣服,晚上要哄孩子到 11 点才能休息,一天下来,连坐下来喝口水的时间都很少。
盆底肌松弛是产后女性常见的问题,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产后 42 天至 6 个月的女性中,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 30%-50%,其中漏尿是最典型的症状。
盆底肌就像一张 “吊床”,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怀孕时子宫增大压迫盆底肌,分娩时盆底肌过度拉伸甚至撕裂,都会导致这张 “吊床” 弹性下降,无法正常闭合尿道,从而出现漏尿。
2024 年 3 月 12 日早上,林晓雨抱着孩子在小区散步,遇到邻居张姐。两人聊天时,孩子突然哭闹,她赶紧弯腰去捡掉在地上的玩具,起身时突然感觉下身一热,裤子湿了一片。她瞬间脸通红,慌忙抱着孩子回家换衣服,那之后,她再也不敢带孩子在小区长时间散步,出门前必须垫上护垫,生怕再出现尴尬。
3 月 28 日下午,林晓雨的大学同学来家里看望她。同学聊起自己产后迅速回归职场的经历,林晓雨却心不在焉,因为她刚抱孩子起身时,又漏了尿,护垫已经湿透,她只能频繁借口去卫生间,勉强撑到同学离开。同学走后,她坐在沙发上看着怀里的孩子,突然忍不住哭了,她觉得自己像个 “废人”,连最基本的控制排尿都做不到,更别说回归职场。
林晓雨开始在网上搜索 “产后漏尿”,看到很多人说 “过段时间就会好”“是正常现象”,也有人说 “可能需要做手术”。
她越看越焦虑,既害怕手术,又担心一直这样漏尿。4 月 5 日,她在母婴群里看到有人推荐 “凯格尔运动”,说能修复盆底肌,便跟着网上的教程练起来。每天趁孩子睡觉练 10 分钟,练了一周,感觉没什么效果,反而因为发力不对,练得腰酸背痛,她便放弃了。
4 月 18 日,林晓雨的丈夫出差回来,她终于忍不住跟丈夫说了自己的情况。丈夫听后,第二天就联系了自己在医院工作的表姐,让表姐帮忙预约妇科盆底康复门诊。4 月 20 日,丈夫特意请假,陪着林晓雨去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接诊的是王医生,看到林晓雨低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便温和地问:“产后多久了?漏尿情况有多久了?平时有没有做过什么修复训练?” 林晓雨抬起头,眼眶通红地说:“产后 8 个月,漏尿快 5 个月了,抱孩子、咳嗽、打喷嚏都会漏,网上学了凯格尔运动,练了一周没效果就停了。”
王医生让林晓雨先做检查,开了盆底肌功能评估、尿常规、盆腔超声和压力试验。当天下午,检查结果出来了:
盆底肌功能评估:盆底肌肌力 2 级,疲劳度阳性,阴道动态压力值 45cmH₂O,肌纤维 Ⅰ 类、Ⅱ 类纤维均存在损伤;尿常规:白细胞计数 3.2×10⁹/L,红细胞计数 0.5×10⁹/L,尿蛋白阴性,尿糖阴性;盆腔超声:子宫大小 5.2cm×4.1cm×3.8cm,子宫内膜厚度 0.4cm,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膀胱残余尿量 15ml;压力试验:腹压增加时(咳嗽、用力屏气),可见尿道口有尿液溢出,试验阳性。
王医生拿着报告对林晓雨说:“你这是中度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盆底肌肌力不足,肌纤维有损伤,所以才会漏尿。不是练凯格尔运动没用,是你没掌握正确方法,而且只练一周时间太短,盆底肌修复需要坚持。”
林晓雨急忙问:“那我还能好吗?需要做手术吗?”
王医生说:“暂时不需要手术,通过规范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大部分人都能恢复正常。但你之前犯了两个错,一是自行练习不规范,二是没坚持,这样不仅没效果,还可能加重盆底肌负担。接下来,你必须严格按照我教的 3 个修复训练来做,每周来医院做一次盆底肌电刺激治疗,配合居家训练,坚持 3 个月,肯定会有改善。”
林晓雨有点怀疑:“真的能好吗?我都漏尿 5 个月了,练了一周没效果,3 个月能行吗?”
王医生的语气变得严肃:“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信心和坚持!很多宝妈跟你一样,因为没坚持、方法不对,导致漏尿好几年都没好,最后只能做手术。你现在才产后 8 个月,正是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期,再耽误下去,肌纤维损伤会更严重,到时候想修复都难!”
林晓雨被王医生的话吓住了,赶紧说:“我听您的,您教我怎么练,我一定坚持。”
王医生详细讲解了 3 个修复训练,每一个都亲自示范,确保林晓雨掌握正确发力方式:
“第一个训练是正确凯格尔运动。先找到盆底肌位置,方法是在排尿时突然中断尿流,感受收缩的肌肉就是盆底肌。收缩时要保持腹部、臀部、大腿肌肉放松,只收缩盆底肌,收缩 3-5 秒,放松 5 秒,每次做 15-20 组,每天做 3 次。你之前可能是用了腹部肌肉发力,所以会腰酸,这次一定要注意,只收缩盆底肌,不确定的话,可以把手放在腹部,感受腹部是否放松。”
“第二个训练是臀桥运动。平躺在瑜伽垫上,双腿屈膝,双脚踩地,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吸气时,收紧盆底肌,同时抬起臀部,使身体呈一条直线,保持 3 秒;呼气时,放松盆底肌,缓慢放下臀部。每次做 12-15 个,每天做 2 次。这个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和核心肌群力量,辅助修复盆底肌。”
“第三个训练是腹式呼吸配合盆底肌收缩。平躺在瑜伽垫上,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同时放松盆底肌;呼气时,腹部慢慢收紧,同时收缩盆底肌,收缩力度要逐渐加大,保持 2-3 秒。每次做 10-12 分钟,每天做 1 次。这个训练能帮助你找到盆底肌收缩的感觉,同时改善呼吸方式,避免腹压过高加重漏尿。”
王医生还提醒林晓雨:“平时要注意避免久站、久坐,抱孩子时间不要超过 30 分钟,避免提重物,这些都会增加腹压,加重盆底肌负担。每天要喝足够的水,不要因为漏尿就少喝水,少喝水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尿路感染风险,反而不利于盆底肌修复。每周来医院做一次盆底肌电刺激治疗,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收缩,促进肌纤维修复,居家训练和医院治疗结合,效果才会更好。”
林晓雨把王医生的话一字一句记在笔记本上,回家后,她特意买了一个瑜伽垫,放在卧室,趁孩子睡觉的时候练。刚开始还是会发力错误,她就按照王医生说的,排尿时找盆底肌位置,练了 3 天,终于能正确收缩盆底肌了。
5 月 20 日,林晓雨去医院复查,盆底肌肌力提升到 3 级,阴道动态压力值 55cmH₂O,漏尿情况明显好转,只有在剧烈咳嗽时才会少量漏尿。王医生笑着说:“效果很明显,继续坚持,下个月复查,应该就能基本恢复正常了。”
林晓雨听后,激动得差点哭了,她终于看到了希望。6 月 25 日,她再次复查,盆底肌肌力达到 4 级,压力试验阴性,已经完全不漏尿了。她终于不用再垫护垫,也敢带着孩子在小区长时间散步,甚至开始规划找工作的事情。
林晓雨在母婴群里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很多宝妈都来问她训练方法,她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把王医生教的训练步骤拍下来发到群里。她感慨地说:“以前觉得漏尿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差点耽误了最佳修复时间。现在才知道,产后盆底肌修复真的很重要,只要找对方法,坚持下去,一定能恢复正常。”
海证金融配资,信钰证券,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