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这个场景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充满宿命感的意象,它出现在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要理解“另一个凤凰”暗示的是谁,我们需要结合探春的判词、曲词以及整体的象征系统来分析。
核心答案:另一个凤凰风筝,暗示的是探春未来的夫婿,一位同样具有高贵身份(很可能是海外藩王或王子)的配偶。放放风筝的结局暗示的便是探春远嫁。
1. 探春本人的“凤凰”象征首先,探春自己就是一只“凤凰”。她的判词中写道:“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她精明能干、有远见、有抱负,在贾府众姐妹中卓尔不群,如同凤立鸡群。她管理的“大观园改革”也展现了她的治世之才。因此,她的风筝是“凤凰”,象征着她本身高贵的品性和志向。
2. “绞在一处”的寓意:婚姻的联结在古代,风筝线“绞在一处”常常被用来隐喻婚姻的缔结。两个风筝在空中相遇、缠绕、难以分开,正如同两个原本陌生的人因婚姻而紧密结合在一起。
展开剩余64%另一个凤凰:既然探春自己是凤凰,那么能与她相匹配、门当户对的夫婿,自然也绝非池中之物。另一个“凤凰”风筝,正暗示了这位夫婿同样身份尊贵非凡。根据探春判词中的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以及她的曲词《分骨肉》中“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的提示,这位夫婿正是一位将漂洋过海、远离故土的藩王或王子。
两个凤凰:这强调了这桩婚姻的“强强联合”性质。并非是一方高攀另一方,而是两位“人中龙凤”的结合。这也印证了第五十五回中凤姐对平儿说的话:“将来不知哪个有造化的,不挑正庶的得了去。” 说明探春的才貌品性是公认的出类拔萃,足以匹配最顶尖的姻缘。
3. “喜字风筝”与“三筝俱去”的终极暗示紧接着,一个“喜”字风筝加入了战局,并且最终三个风筝一起“飘飘摇摇都去了”。这是整个意象的画龙点睛之笔。
喜字风筝:这直接点明了事件的本质——婚喜之事。“喜”字是婚姻最直接、最鲜明的象征。
三筝俱去:三个风筝绞在一处后一起飞走,寓意着这场婚姻(喜字)将探春(凤凰)和她的夫婿(另一个凤凰)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最终共同离开了故土,远赴海外。这完美应验了判词中“远嫁”的结局。
因此,这个场景是曹雪芹用诗意的、象征的手法,再次预示了贾探春的最终命运。
探春(一只凤凰)将通过一桩婚姻(喜字风筝),与一位身份高贵的海外王族(另一只凤凰)结合,最终二人一同离开,远走他乡(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这个情节充满了浓厚的宿命感。探春本人当时似乎也有所感应,“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她果断地剪断了线,任凭象征着自己命运的风筝离去,这也暗示了她对自己“远嫁”命运的一种坦然和接受,与她“生于末世运偏消”的悲剧底色一脉相承。
发布于:广东省海证金融配资,信钰证券,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