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阵风雷达计划受阻
几位了解印度国防工业的资深人士透露,印度原本计划在即将采购的26架“阵风M”舰载战斗机上,安装国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乌塔姆”(Uttam)AESA雷达。但没想到,这个计划遭到了法国达索公司的强烈反对,进展非常不顺利。这对印度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因为一直以来,他们希望通过在先进战机上搭载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来推动“自力更生印度”(Atmanirbhar Bharat)的政策目标。
阵风M雷达合作受阻
几位印度国防工业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海军原本打算让“阵风M”战斗机配备印度国产的“乌塔姆”(Uttam)AESA雷达的计划,现在被法国达索公司强硬的态度给“卡住了”。这家以严格控制核心技术源代码和系统集成权限著称的法国公司,目前坚持认为“阵风M”必须继续使用他们自家的RBE2 AESA雷达。这套雷达已经在现役的“阵风”机队中经过实战检验,深受信赖。
达索方面把这一决定视为唯一可行的方案,目的是确保战机始终保持最佳作战状态,同时也要兼顾印度本地工业发展的需求。不过,这显然也让印度在技术自主化道路上遇到了一些阻力。
阵风M雷达集成难题
达索航空这边回应说,如果想在“阵风M”战斗机上装印度自己研发的Uttam有源相控阵雷达,那可真是麻烦不断,技术、资金、知识产权这些方面都会遇到大问题。其实说白了,问题的核心还是印度一直以来在获取“阵风”战机源代码这件事上屡屡碰壁。这些源代码就像是飞机的“数字基因”,决定了新武器和任务系统的怎么整合进去。
据印度国内媒体报道,有国防官员透露,虽然印度高层一直在施压,希望能在系统上拥有更多自主集成的灵活性,但达索航空一直拒绝把“阵风”的源代码给印度。这事儿,看来是挺难搞定的。
阵风M交付影响印度海军布局
这次的抵制,其实和之前印度想把本国制造的武器、传感器和电子战设备装到“阵风”战斗机上,跟法国那边闹出的一些矛盾有关。现在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印度海军航空兵未来十年的布局。
印度海军买了26架“阵风M”多用途战斗机,主要就是用来部署在4.5万吨级的“维克兰特”号航母上。这艘航母是印度打造蓝水海军的关键装备,也是他们实现远洋作战能力的重要一步。“维克兰特”号已经在2022年正式服役了,预计到2028到2030年之间才能形成完整的航母战斗群能力。所以,“阵风M”的及时交付和顺利集成,对印度在印度洋地区展示军事存在和投射力量来说,真的是非常关键。
印度加强海空优势
据报道,这笔交易的总金额高达50亿美元,不只是买战斗机,还包含了先进的武器系统,比如“流星”超视距空对空导弹和“飞鱼”AM39反舰导弹。这些装备会让印度海军在海上作战的范围大大提升。有军事分析人士指出,这次舰队升级明显显示出印度要在印太地区保持海空优势的决心,尤其是在中国海军的“辽宁”号和“山东”号航母频繁进入印度洋、扩大航母活动范围的背景下,印度显然想加强自己的战略布局。
阵风M提升航母战力
相比之下,印度现在的航母航空能力一直被米格-29K这个机队拖后腿。自从它在“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服役以来,就一直出勤率低、维护麻烦,问题不断。
而“阵风M”则不一样,它在舰载设计上更加强硬,比如有更结实的着舰钩系统,起落架也为了滑跃起飞做了加固,再加上它在航母甲板上经历过实战考验(虽然被击落的情况……),所以整体性能应该能很好地弥补印度现在的问题。
“阵风M”的一个核心亮点是它的RBE2 AESA雷达,这是一种先进的多模式雷达,配合SPECTRA电子战系统和安全战术数据链,可以在海上战场实现高效的网络中心战。不过,印度国防工业一直想自己搞一套叫“乌塔姆”(Uttam)的AESA雷达,这样不仅能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还能提升国产化水平,甚至未来还有出口潜力。
乌塔姆”雷达:印度尖端技术新突破
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下属的电子与雷达发展研究所(LRDE)研发的“乌塔姆”(Uttam)AESA雷达,被普遍认为是印度目前最先进的机载雷达。它的性能可以和以色列的EL/M-2052、俄罗斯的Zhuk-AE以及瑞典的“乌鸦”ES-05等系统相媲美。
这款雷达能探测到超过150公里外的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具备同时跟踪多个目标的能力,还有很强的电子对抗能力,这在面对密集干扰和敌对电子战环境时非常重要,是战机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
而且,“乌塔姆”的模块化设计让它可以灵活地安装在多种平台上,包括“光辉”Mk1A、Mk2,以及未来的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甚至高性能无人作战飞行器(UCAV),还有可能用于海上版本。
最近有消息说,印度空军已经批准在80多架“光辉”Mk1A战斗机上安装“乌塔姆”雷达,首批装有该雷达的战机预计会在2025年下线。国防工业内部人士认为,“乌塔姆”的成功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试验平台,还可能帮助印度打开东南亚、非洲和中东等地区的出口市场。这也正好符合印度希望从国防产品进口国转变为高端国防装备净出口国的战略目标。
阵风M雷达受制于法
然而,印度却无法把“阵风M”战机的机队里装上自己的Uttam AESA雷达,这暴露了印度在面对那些由原厂严格控制的高价值外国装备时,国防自主化所遇到的硬门槛。达索航空坚决不开放源代码,实际上把印度海军的“阵风M”牢牢地锁死在法国的雷达、电子战和武器系统里面,这样一来,战机的整体性能还是掌握在法国人手里。
对印度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在关键升级和维护方面,还得继续依赖外部支持,尤其是在地区局势越来越紧张、和巴基斯坦之间可能爆发地缘冲突的情况下,这种局面确实让人很担心。
不过,尽管有这些困难,行业专家还是预计,达索应该会履行他们之前承诺的“自力更生印度”计划,向印度伙伴提供大量技术转让、本地培训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机会。除了“阵风M”的波折之外,Uttam AESA项目依然是印度国防创新的重要方向。DRDO正在加大对这个项目的投入,为未来的下一代战斗机和监控平台打下基础。
Uttam战机实战考验
分析人士提醒说,Uttam(光辉)战斗机必须证明自己在面对先进的电子干扰、欺骗手段和网络攻击时,真的能扛得住实战考验。现在电子战已经是现代空战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成了衡量战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准。
印度目前依靠成熟的国产AESA雷达,想要全面提升整个作战链条——从空中预警与指挥控制,到多域联合指挥控制,确保未来的战机能够实时和预警机、地面指挥中心以及海军舰队共享目标信息。这种能力对印度的“两线战略”尤其重要:一方面要守住寒冷的喜马拉雅边境,另一方面还要在竞争激烈的印度洋地区展示出可靠的海上力量。
不过,随着“阵风M”战斗机采购计划预计在2028年首批交付,一个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印度推动国防自主化的努力,能不能跟上它对高端外国技术的依赖?目前来看,Uttam的AESA雷达发展既是印度本土技术进步的象征,也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地缘政治和工业实力如何影响着它的前线作战能力。但眼下,它还是不得不在依赖外部技术的现实中前行。
海证金融配资,信钰证券,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