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中,翻阅《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时,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竟然有如此多赫赫有名的名臣名将,都是从瓦岗军这支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的!
以《旧唐书》为例,按序排查,剔除主公级别的反王李密和翟让,文官魏征也暂且不计,只计算将军和拥有爵位的武将。比如列传第三中的王伯当、单雄信,列传第五的刘黑闼,列传第十的王君廓,列传第十七、十八、十九中的李勣(即徐世勣)、秦琼、程咬金、牛进达、吴黑闼、张亮,算下来就有十位,再加上忠义传中的罗士信,合计十一位瓦岗军的名将。
至于裴仁基和裴行俨,他们的主要事迹载于《隋书》,暂时先放一旁。牛进达和吴黑闼两人追随秦琼和程咬金,在战阵中归顺唐朝,最终都被封为开国郡公,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和右武卫大将军,堪称“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的绝佳写照。
秦琼和程咬金均被封为开国公、十六卫大将军及上柱国(程咬金在贞观年间也获此荣誉),几乎达到了武将身份的顶峰。若想更进一步,那就是被赐姓李、封王爵了——但并非所有人都渴望被赐姓李,尤其像秦琼、程咬金这类在史书中没有亲兄弟记录的人来说,赐姓往往也意味着复杂的政治身份。
展开剩余81%按照古代命名习惯,秦琼字叔宝,应该是排行第三。但他的两个哥哥既无史料记载,也无爵位传承,推测早年已经去世。秦琼的父亲被唐朝追封为瀛洲刺史、上柱国和历城县公,拥有三千户封邑。如果秦琼有个带“伯”字的长兄,历城县公的爵位理应由他继承,而非由秦琼之子秦怀道所承袭(秦琼先封翼国公,后改封胡国公,但爵位似乎不能世袭)。
秦琼凭借胯下名驹忽雷驳及手中重达数斛的铁枪,付出流血牺牲,赢得了生前和身后的盛名。然而,同样出身瓦岗军的另外三位名将,就没那么容易被洗白——他们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最终身死名灭,令人既惋惜又愤恨。
这三位洗不白的瓦岗名将,分别是瓦岗军的裨将、汉东王刘黑闼,瓦岗军的客将、大唐上柱国、右武卫将军、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左光禄大夫、彭国公王君廓,以及瓦岗军骠骑将军、大唐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长史、工部尚书、太子詹事、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刘黑闼本就不是好人物,在那个乱世中好人难长命,而他混得还算不错:“刘黑闼,贝州漳南人。无赖嗜酒,好赌,不理家产,父兄为此忧心忡忡。与窦建德少时相交,家境贫寒,建德时常资助他。隋末流亡,先投靠郝孝德为盗,后来归顺李密为裨将。李密败北时,被王世充俘虏。世充素知其勇猛,任命其为骑将。”
刘黑闼战力出众,曾击败多位大唐名将,甚至让李勣和罗艺都吃过亏。他最让秦琼惋惜的是,秦琼最亲密的战友罗士信,正是在洺水城之战中被刘黑闼擒杀。
乱世中,枭雄纷起,有枪杆子就能称王称霸,刘黑闼逐鹿中原无可厚非。但他最大的罪过,是引狼入室:“武德四年,他遣使与突厥联络,颉利可汗派遣俟斤宋耶那率胡骑助战。刘黑闼军力大增,攻陷相州。五年六月,他再次借助突厥兵力,侵扰山东。”
若非被李建成击败并斩首,刘黑闼可能比石敬瑭还早称帝。刘黑闼依靠突厥势力,勾结外敌入侵中原,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罪不可赦。
每当战败,他便逃往突厥,待恢复实力后又当起“带路党”,结果连手下也看不下去,将他诱捕送交李建成。
李建成在洺水城下将刘黑闼斩首,为罗士信报了血海深仇。从这点来看,秦琼或许欠李建成一份人情。至于秦琼是否曾埋怨李世民指挥失误导致罗士信遇难,恐怕只有当事人心知肚明。
罗士信在洺水城被俘,李世民似乎也负有责任:洺水城守将王君廓难以抵抗刘黑闼攻势,李世民便派罗士信率二百人增援,成功救出王君廓,并共同坚守城池。此情此景颇为熟悉,仿佛演义小说中建成元吉陷害罗成的桥段。
刘黑闼趁大雪天气攻城,李世民以天寒不宜作战为由,眼睁睁看着罗士信坚持八天终力竭被擒。这背后的疑点不多说,关键是用罗士信换回的王君廓,同样也不是个善茬。
王君廓任职期间放纵不检,长史李玄道多次以朝廷名义威胁他,令其心生恐惧。后来他被追捕入朝,途中杀害驿站官吏逃亡,企图投奔突厥,却被山民所杀,最终被追削封邑。
在瓦岗名将中,王君廓的官职算高,但他的光鲜外表背后,却是靠坑害别人换来的。庐江王李瑗本无谋反之意,也无胆量叛乱,都是王君廓哭着拱火、推波助澜,才将李瑗逼入绝境:“君廓性格险恶,想趁机陷害他人以立功,欺骗李瑗……两人相对泣下。李瑗于是拘禁了钦差崔敦礼,起兵叛乱。”
王君廓鼓动李瑗谋反,只为借“平叛”之功升迁。他用李瑗一家人的性命,染红了自己的官袍:“君廓俘获李瑗,绞杀之。凭借诛杀李瑗的功绩,他被任命为左领军大将军,兼任幽州都督,并封为左光禄大夫,赏赐千段布匹,实封一千三百户。”
李世民对战功赫赫的秦琼和程咬金相对吝啬——这两个由李渊封为三千户国公的武将,实际食实封只有七百户;而对曾屠杀李家子孙的尉迟敬德和王君廓,则慷慨赐予一千三百户。
临死前,庐江王李瑗对王君廓发出最后诅咒:“小人卖我以自媚,你的结局必将自食其果。”
王君廓和刘黑闼都想逃往突厥,这样的“唐奸”,无论怎样洗白都难以正名。与他们同样洗不清的,还有一个依靠出卖他人攀升的张亮。
张亮在瓦岗军时期就阴险狡诈:“出身寒微,表面敦厚实则心怀诡计,没人真正了解他。大业末年,李密占领荥阳、汴州时,张亮手持策杖追随,但未获重用。军中有人谋反,张亮告密,李密信任其忠诚,任命他为骠骑将军,归属徐勣麾下。”
加入唐军后,他的告密行径依旧持续,这次揭发的是侯君集(侯君集非瓦岗出身):“侯君集被诛,张亮先前奏称其谋反,获优诏嘉奖,升任刑部尚书,参与朝政。”
侯君集是否谋反至今未有定论,连李世民都难以断言。而靠揭发谋反攀升的张亮最终也被以谋反罪名处死。
刘黑闼、王君廓、张亮皆死有余辜。除了部分演义小说试图为王君廓洗白,几乎无人认为刘黑闼和张亮是好人。然而对单雄信的评价,千年来却众说纷纭:有人称他“义薄云天”,也有人说他“轻于去就”。
“轻于去就”之说出自李密心腹房彦藻之口。房彦藻是房玄龄的叔父,曾劝李密火并翟让。房彦藻偏袒李密,单雄信又是翟让的兄弟,因此房彦藻的话难以作为客观依据。对于单雄信究竟如何,便留给诸位读者自行品评:他背弃李密投靠王世充,是不是也有忍辱负重、暗中蛰伏以待时机,替翟让报仇的深意?
发布于:天津市海证金融配资,信钰证券,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