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的孩子通常会觉得缺少一点爱,不能像普通家庭那样同时感受到父爱的温暖和母爱的关怀。就算离异的父母尽心尽力,也难免让孩子心里留下些许遗憾。
而来自原生家庭的爱不够充足,也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绝望呼唤
10月4日早上,四川某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外,陆俊风的姑姑拿着手机站了半个多钟头,手指不停地在备注“米姐”的号码上滑动,这是她唯一能联系上陆俊风母亲的方法。
大约半个小时之前,医生刚从监护室走出来,神色严肃地说,17岁的陆俊风已经陷入深度昏迷,只靠氧气支撑生命,没有治疗的可能,要他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姑姑昨天晚上从外地打工回来,行李箱还放在医院走廊的一角,一听到这个消息,现场的人都愣住了。
她以前进病房的时候,就注意到陆俊风手边的手机亮着,锁屏的壁纸是一张女人的旧照片,一看就知道,那就是孩子的妈妈米女士。
家里的长辈们也说,陆俊风跟他女朋友不止一次提过“想再见一面妈妈”。
之后,姑姑一直在联系米女士,第一次打通电话时,一听说“陆俊风病危”对方就说“打错了”,随即挂掉了。接着再打,要么没人接,要么就挂断,发出去的十几条消息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她找人打听到米女士的妹妹,也就是陆俊风的小姨,诚恳地请求她帮忙出一部分路费和住宿费,只希望她能过来见孩子一面。结果,小姨传话说“我姐说她不来了”。
10月3日下午,无奈的姑姑只得在社交平台发出求助信息,配上米女士的旧照,写着“孩子手机里一直保存着妈妈的照片,现在快要不行了,拜托帮忙联系。”
10月4日上午,她在评论里补充道:“再联系不上就停氧,我们已经拼尽全力了。”
监护室里的设备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可米女士依然没出现,陆俊风也没能见到妈妈,最后双眼一闭,永远没有睁开来。
怎么能这么狠心当妈呢?原来,这份遗憾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十年早已碎裂的家庭。
十年离别
十年前,小陆俊风才刚七岁,父母的结合已经走到尽头了。
离婚手续办妥之后,抚养权归了爸爸,可实际上,陆俊风从半岁起就一直由奶奶一手照料,爸爸多年在外跑业务,家里的大小事务全靠老人打理。
米女士离婚没多久就再嫁到外地去,从那以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这些年来,米女士都没来看看陆俊风,也没打过一通电话,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发过。
陆俊风渐渐长大,关于母亲的模糊记忆也越来越少,只能靠着手机里那张母亲年轻时候的旧照,一次次拼凑那些零散的片段。
每次学校开家长会,别人家的孩子都由父母陪着,他身边却跟着年迈的奶奶;要是生病住院需要签字,通常也是姑姑或奶奶急匆匆跑来,母亲的名字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需要亲属确认的单据上。
父亲平时忙着挣钱,几乎没什么空闲跟他好好谈谈;奶奶年纪大了,也不太懂得怎么引导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
陆俊风心中对母爱的渴望,藏得很紧,几乎不敢跟身边任何人提起,就算是最亲近的家人,也很少谈及这份心事。
他就在没有母爱的环境里一天又一天地长大,直到十七岁那年,生命走到尽头,也没见到母亲的一个回头。
可是,母亲的走远只夺去了少年的一半生命,剩下的那一半,却被另一位女人夺走了。
感情危机
9月29号,陆俊风走上了极端的道路,之后就一直处于深度昏迷,靠氧气维持生命。
后来,姑姑从知道情况的人那儿了解到,出事之前一段时间,陆俊风一直被感情上的事困扰得挺厉害的。
这个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的男孩,父亲常年在外跑,似乎把这段感情当成了暗淡日子里的一线光,一旦没了,就觉得再也没有依靠了。
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容易情绪波动,再加上长期没有家庭的温暖,压根没学会怎么面对和缓解心里的苦楚。
身边没个能及时帮他释怀的人,奶奶年纪大了,根本不懂年轻人的心事,父亲又在外地,交流太少,母亲更是十年没见的陌生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法找到宣泄情绪的渠道,慢慢地走上了绝路。
海证金融配资,信钰证券,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