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网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热议一个话题:退休老人领取养老金超过5000元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说法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当前我国退休人员数量已突破1.5亿人,且随着养老金连续20年上调,越来越多退休人员月领取养老金超过5000元。这一传言是否属实?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彻底解开这个困扰众多退休老人的疑惑。
养老金是千万退休老人的经济支柱,关乎民生大计。养老金是否要缴税,直接影响着退休人员的实际收入和生活质量。随着2024年我国养老金平均上涨3.1%,部分一线城市退休人员月养老金已超过7000元,缴税问题更是牵动人心。
央视网2024年10月针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记者咨询多个相关部门后得到了明确回应。权威部门表示:目前,个人实际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免征个人所得税。这一政策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均免征个人所得税。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不论你每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是3000元还是8000元,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政策背后体现了国家对退休人员的关怀和保障。
那么,网传的"养老金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说法从何而来?这其实是对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误解。2018年实施的新个税法确实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即每月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但这一起征点并不适用于基本养老金,因为基本养老金本身就是免税的。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传播的"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说法也存在误导。据相关部门解释,3%个税针对的是个人养老金,而非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本养老金是国家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属于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而个人养老金则属于"第三支柱",是2022年11月25日正式实施的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2024年12月15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也发布了相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只有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才会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社保专家介绍,我国已初步形成"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是国家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以个人为主的个人养老金。其中,大部分退休人员领取的是基本养老金,属于第一支柱,是完全免税的。
对于退休人员再就业的情况,税收政策又是如何规定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需要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再任职是指退休后与用人单位建立新的劳动关系,并非领取基本养老金。
据统计,截至2025年初,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1.7%。面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国家持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水平。2025年养老金计划再次上调,预计全国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将超过3900元,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将超过7500元。
深圳地区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也已公布,上限为33666元,下限为6733元。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在此背景下,养老金免税政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对比国际养老金税收政策,我国的做法颇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超过60%的国家对养老金采取某种形式的税收,如美国对社会保障金(相当于我国的基本养老金)超过一定额度的部分征税,日本则对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征税。我国基本养老金全免税的政策,体现了对退休人员群体的特殊关爱。
财税专家分析,养老金免税政策有利于提高退休人员的实际收入水平,促进消费,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质量。同时,此政策也简化了税收征管,减轻了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负担。从长远看,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金免税政策可能面临调整,但基本保障理念不会改变。
需要强调的是,退休人员除了从原单位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外,若取得其他收入,如房租收入、股息红利、再就业工资等,这些收入仍需按照相应税目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退休人员出租房产取得的收入,应按"财产租赁所得"缴税;投资股票获得的股息红利,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税。
那么,养老金和个税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养老金作为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在税收政策上享受特殊待遇,这也反映了国家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对不同类型的收入采取差别化的税收政策,体现了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综合来看,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无论金额大小,都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网传的"养老金超5000元要缴税"的说法纯属误解。正确理解国家政策,避免被网络谣言误导,对每位退休人员及其家属都至关重要。
那么,面对错综复杂的养老金和税收政策,退休人员应该如何明智应对?建议定期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政策信息,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权威部门的网站公告。遇到不确定的政策问题,可咨询当地社保局或税务局,避免被网络谣言误导。同时,合理规划个人养老投资,包括适度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提高退休生活质量。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超过3800万人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缴费超过950亿元。个人养老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正逐步被更多人接受。虽然领取时需要缴纳3%的个人所得税,但考虑到缴费时的税收抵扣和投资期间的免税政策,整体税收负担较低,仍具有较高的参与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可投资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包括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多种类型,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2025年我国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这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更坚实的财政支持。在此背景下,养老金待遇水平有望继续提升,养老服务体系也将更加完善。
作为退休人员或即将退休的人群,应积极了解国家政策,理性规划个人财务,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同时,也要警惕网络谣言,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养老金政策事关千家万户,是国家关爱民生的重要体现。明确认识到基本养老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事实,有助于退休人员安心享受晚年生活,无需为缴税问题担忧。国家会继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收入保障。
您对当前的养老金政策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和经历,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养老挑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海证金融配资,信钰证券,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